【温馨提醒】疫情期间毕业生线上求职安全指南

发布时间:2020-03-04 浏览次数:7824


一、请务必注意甄别求职信息

获取丰富的、有效的求职信息是毕业生求职成功的第一步,也是关键一步。在此过程中,如果大家忽视了对信息可靠性的甄别就容易被虚假信息蒙骗,造成求职风险,造成损失。因此,各位毕业生在获取求职信息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,并掌握识别技巧。主要包括几类:

1.厦门大学就业中心官网、微信公众号,学校内部工作渠道转发的相关信息;各学院就业网站和微信平台;所熟悉老师转发的信息。

2.各级政府人才机构、主管部门网站。

3.口碑较好的社会人才招聘网站。

4.用人单位官方平台。

5.亲戚、朋友等推荐的就业信息。

总的来说,这五类是学生求职主要利用的信息渠道,许多毕业生都会交互使用。当然,第一类是学校严格审核把关的,有问题可以及时向学校反馈进行跟踪处理。其他类的信息均不是学校审核发布的,学生需自行获取并加以识别。总之,坚决勿寻、勿信来历不明的就业信息。在此基础上还得注意以下细节,一旦出现以下情形,均要慎重对待,应高度怀疑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。

其一:招聘信息整体结构不规范、不完整、缺乏逻辑、排版粗糙等,正常来说,最基本的招聘信息包括了单位简介、岗位情况、选拔要求、应聘方式等内容。

其二:岗位描述夸张的,例如:薪酬过于浮夸,年薪50万、100万等;出现非正常招聘用语,心灵美、年轻貌美、阳光帅气、酒量大等;应聘渠道复杂多样,出现多个联系方式且以手机号码为主的。

其三:应聘岗位需提前缴费的(详见后面)。

其它识别信息tip

对比:社会招聘网站看到的信息如有怀疑可从单位正式官网再行查看对比,对比招聘信息是否一致。

求证:致电单位人力资源部或人事部门咨询核对。

二、请高度关注求职收费问题

收费问题是同学们求职中经常遇到的,也是最让人怀疑其真实性的。正常来说,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收费有两类是合法合理的(不包括自行参加的社会培训费用):

1.参加公务员、选调生考试等产生的相应报名费、考试费等,通常在200元之内。

2.同学们签订三方协议书后与单位提出解约产生的违约金,金额大小不等(这个金额同学们有知情权,务必在签约前提前向单位咨询清楚,如可接受并综合考虑后再与其签约)。

如出现其余费用基本都是不合法的,一旦发现要先暂停此单位的求职动作,不要支付费用,并寻求学校、老师的指导帮助。

常见的不合法收费类型有:

1.收取岗位介绍费,坚决不交,收到类似手机短信、微信请直接删除。

2.报名时收取报名费,还说费用越高,岗位越好,坚决不交,一看就是虚假招聘信息。

 3.面试后提前收取意向签约费,并承诺如签约成功予以退回,如学生反悔不签约将拒绝退款。坚决不交,可咨询清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或者人事部门为何有如此规定,必要时可以寻求单位内校友了解情况。

4.面试后收取实习费用(很多单位面试后还需经过短期实习考核)。坚决不交。

5.签约押金,要签约,先交钱。坚决不交。

6.入职培训费,说的很好听,单位很注重个人培养,会给大家提供最好的培训体系,但需要同学们交点费用,动不动就是好几千、几万。坚决不交。

三、请在求职过程中务必保护好个人隐私

在参加线上求职活动的过程中,同学们要有个人隐私安全意识,时刻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,在简历中或者填写个人信息时,不要轻易填写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,如个人身份证信息,银行账号、密码,家庭详细地址(建议填写学校住宿地址)等。在参与单位线上面试时,最好选择一面纯色墙壁作为视频背景,衣着整洁、大方得体,最大限度保障个人隐私和安全。

线上求职信息眼花缭乱,需要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,识别清楚信息的真实性、可靠性,提高就业安全意识,确保各自的就业旅程一路顺风,千万不要被虚假招聘信息欺骗造成一系列重大损失。